優(yōu)信集團創(chuàng)始人 戴琨
問題是,在社交平臺泛濫的當下,還需要一個汽車媒體嗎?
這個平臺有哪些不同?
戴琨說,車伯樂利用自身大數據能力和技術手段,加強用戶在產品交互層面的體驗感,并與其輕社交體系相結合,營造一個多元化的社交環(huán)境,從而幫助用戶解決資訊獲取上的痛點。
具體來說,在交互體驗上,車伯樂除了采用了3D拍攝技術,車主可360度全方位展示汽車的細節(jié),增加為汽車設計的專用濾鏡等社交娛樂功能外,值得注意的是車伯樂一方面運用機器學習算法,將用戶關注、點贊、評論、搜索等一系列行為收集并生成結構化數據,另一方面根據數據分析出用戶的使用習慣和興趣點,為用戶提供精準內容推送。從這方面來看,車伯樂更像是今日頭條的汽車垂直翻版。
在內容分發(fā)上,車伯樂采用自媒體入駐+平臺自有編輯團隊的模式。目前,已經簽約了包括陳震,韓岳,許群,夏東在內的眾多汽車界大咖,并聯合出品了多檔汽車類欄目。此外,戴琨還在現場宣布,未來將投放2億人民幣在“伯樂號”上,也就是吸引更多的粉絲媒體入駐平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車伯樂的初創(chuàng)團隊陣容包括原Uber高級市場總監(jiān)王鑫、原汽車之家互動社區(qū)的核心員工等,而CEO戴琨也曾在易車任職。
從車云菌的初次體驗來看,車伯樂在UI設計、交互體驗上相對來說更為精細化運作,但不可避免的會面臨以下問題:
1、傳統(tǒng)的汽車媒體和渠道已經足夠龐大和多樣化,車伯樂如何獲取流量?
2、媒體型電商已經是常態(tài)化發(fā)展路線,車伯樂的電商化之路如何進行?
3、優(yōu)信的核心業(yè)務是二手車,車伯樂跟二手車又有什么邏輯關聯?
第一個問題戴琨認為,流量入口沒有被關閉,而恰恰正處于內容革命的爆點階段, 因為走在前面的巨頭們已經把視野轉到汽車產業(yè)鏈和汽車未來發(fā)展上,反而忽略了用戶心中想看的精細化內容。比如它轉去造一輛電動車,但千千萬萬的車主在買車的時候更希望看到的是口碑和資訊。門戶資訊做的風生水起的時候,照樣有今日頭條的另類崛起。
對于第二個問題,他的表示很明確:車伯樂未來的盈利方式在于通過廠商更加精準的廣告,以及幫助經銷商提供更多的銷售線索。至于新車交易方面,車伯樂并不會涉足。
所以,有了前兩個答案,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難猜了。
一切都是為了二手車!
戴琨說,未來兩年之內新車二手車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用戶想要買車不會在意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他預計在2020年二手車會迎來新的爆發(fā)點,這個爆發(fā)點大部分要是來自于這兩年內的新車增量市場。
車云認為,車伯樂只是優(yōu)信二手車業(yè)務的一顆旗子,一個流量入口,一個獲客渠道。
一方面,事實已經能夠證明,二手車的廣告戰(zhàn)更多的是贏得品牌關注度,對于獲客、流量起的到作用甚微,這是一個長遠的發(fā)展路數,而眼下流量入口的獲取,才是短期內獲得精準用戶的高效率途徑。
另一方面,二手車電商都在布局生態(tài)鏈,其中新車業(yè)務也很關鍵,而優(yōu)信則通過車伯樂這一平臺更容易與主機廠建立合作關系,對于其在新車和二手車置換業(yè)務上的作用也是相當大。
此外車云菌還注意到,戴琨提到會人工智能算法,記錄下每一位車主的車況,而這些信息在日后用戶賣車時都能作為這輛二手車的“檔案”,記載著所有履歷,從而讓車況信息更透明,但車云菌認為這點尚且太過理想。
車云小結
此前有人說,戴琨走的每一步,步步戳中投資人的心坎,從B2B的優(yōu)信拍到B2C二手車再到優(yōu)信金融,再到現在的車伯樂,似乎都是資方喜聞樂見的想象空間。暫且不論成功與否,不得不承認的是,優(yōu)信的每一步的踩點都很準,方式很迅猛,這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最應該學習領會的。
本文來源?http://www.cheyun.com/content/14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