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車之家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發(fā)布了長文,詳細談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現(xiàn)況和未來,張維認為燒錢帶來的資金問題將會率先淘汰掉一部車企,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同樣會影響所有造車新勢力,他認為除去已經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制造的真正機會仍然在傳統(tǒng)整車企業(yè)。
張維直言:新能源汽車和智慧駕駛是汽車領域無可爭議的方向,然而在中國并沒有任何一家新能源造車企業(yè)值得投資。
對于張維的這一番言論,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作出了回應:“謝謝,也無需您投資”。何小鵬在微博上發(fā)文稱,“做批評者容易,做建設者難,我們的選擇就是干活多痛苦指數(shù)高的,勞模是逼出來的,這是我們自己挑的?!?/p>
何小鵬表示,無論吉利長城還是Tesla等都值得傾佩,當年他們更苦更難都熬過來了,當年他們面對的嘲諷只會更多,今天也沒有停止。“今天新造車企業(yè)只是在重復他們當年的故事,今天蔚來、小鵬等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坑罷了,總是要往前的。”
謝謝,也無需您投資。
做批評者容易,做建設者難,我們的選擇就是干活多痛苦指數(shù)高的,勞模是逼出來的,這是我們自己挑的。但我們的樂趣就是在99%的質疑中最后活下來并且長大的并且更多的改變世界,我們只要選擇那1%相信的人為原點和種子,一步一步做好自己并放大即可。無論吉利長城還是Tesla等都值得欽佩,當年他們更苦更難都熬過來了,當年他們面對的嘲諷只會更多,今天也沒有停止。今天新造車企業(yè)只是在重復他們當年的故事,今天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只是在重復類似的故事,不管是否成功只要真心想干好不是忽悠的我都佩服,今天蔚來、小鵬等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坑罷了,總是要往前的。
張維在文中稱,中國造車新勢力中除了蔚來、威馬、小鵬等已經量產交付的企業(yè),這種新興的造車企業(yè)數(shù)量早就超過了100家,而他們中的大部分,將會度過一個關乎生死存亡的2019年?!盁X”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的一個必經之路,最近蔚來汽車發(fā)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賣了1萬多臺車的蔚來汽車凈虧損了93億元,同比增虧91%,而2016年到2018年三年里蔚來累計虧損額已達到172.3億元。
既然“燒錢”不可避免,那么企業(yè)也只能通過不斷融資補上這個資金窟窿,而除此之外造車新勢力還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補貼退坡,眾所周知,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將在今年迎來大幅退坡,但目前具體政策仍未公布,據稱國補下降,地補取消,直至2021年補貼全部退出。
早在去年4月26日中國汽車論壇上,吉利李書福就批評過“互聯(lián)網電動車”,李書福稱:現(xiàn)在很多人用互聯(lián)網電動車到處忽悠,很危險?!半m然我們不能過度迷信互聯(lián)網思維,但是必須要重視互聯(lián)網的研究,互聯(lián)網的未來和汽車的連接,這個也是無法擺脫的,必須要尊重擁抱互聯(lián)網。我們不能濫用互聯(lián)網概念,現(xiàn)在很多人用互聯(lián)網電動汽車到處忽悠,我覺得很危險,老百姓那點錢賺的不容易?!?/p>
目前國內造車新企數(shù)量過百,而真正有實力想辦事寥寥無幾,很多造車新勢力通過了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但真正實現(xiàn)了量產交付的也只有蔚來、小鵬、威馬等少數(shù)幾家,而最近蔚來發(fā)布的2018年財報中,其超過90億元的年度凈虧損也是讓人很驚訝,所以說,到最后中國這批造車新勢力能剩幾個?
上一篇:一拿到北京新能源指標就下單 這位95后公務員為何對榮威Ei5如此死心塌地? 下一篇:奔馳啟動競賽 收集車載娛樂創(chuàng)意提升自動駕駛汽車乘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