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極客汽車
在汽車領域里,什么叫接地氣?什么叫本土化?什么叫科技以人為本?什么叫滿足用戶需求?又有什么樣的應用場景能把這四者結合到一起?
吹不下去了~答案是,在車里搞茶道。
下面這個視頻,特別特別想分享給大伙兒:
(視頻來源于 AMS 陳宇珣老師)
視頻里的車是一輛奔馳 S 級邁巴赫。對你沒看錯,這確實是在車里玩茶道的架勢。
我相信奔馳一定是看了前一陣兒刷爆朋友圈的潮汕大哥「享受人生」的照片,然后受到的啟發(fā):
事情是這樣:在今天的奔馳 CES 科技日上,他們發(fā)布了一輛叫做 Fit&Healthy 的概念車,用來展示和健康、養(yǎng)生相關的想法。所謂的概念車,其實就是基于視頻里這輛 S 級邁巴赫車型改裝的。
「泡茶模式」是整個概念里的其中一部分。從視頻里可以看出,后排中央通道的區(qū)域被改造成了可升降的茶海,具備自動泡茶的功能,而且最「貼心」的是還能在普洱、烏龍、紅茶之間進行選擇!
這還不算完,奔馳把后排中央扶手也進行了改裝,加入了實木飾板,還放上了幾個茶道必備工具。
這讓人想起來 2015 年奧迪在日本推出的「車內煮飯」概念,但是與之相比,奔馳這次搞出的東西完全是沖著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來的。因為邊開車邊泡茶喝,是不少人都 YY 過的場景,否則也就不會有那么多人想盡辦法在車里私自改裝了。
作為一家整車廠,奔馳用概念車的形式把它做成了「前裝」,這足夠反映出來國外汽車廠商對于中國本土化、消費者需求的挖掘和滿足。(其實這也是一種宣傳手段,還記得去年 CES Asia 之前奔馳做了什么嗎?當時他們把那輛風阻系數(shù) 0.19 的 IAA 概念車開上了上海街頭來拍宣傳視頻,那也是一次刷爆朋友圈的事件)
此前也有國內廠商把茶道融入到概念車設計里,比如紅旗的 B-Concept 概念車:
但是在奔馳這輛 S 級邁巴赫上,茶道和整車的整合度明顯高了很多,而不僅僅是擺幾個碗和壺在車里。
不過,在車里喝茶這件事其實也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萬一被熱水燙了怎么辦?當然,對于有錢的廣東土豪來說,這些可能都不叫事兒。
當然我們還有疑問:為什么整車廠想「接地氣」,都選擇在車里泡茶呢?而不是打麻將、吃火鍋什么的……
除了茶道概念,奔馳在 Fit&Healthy 概念車上還展示了另外一些和健康相關的功能。
比如,在 Fit&Health 概念車里還有一個名為「暢心閣」的數(shù)字管家(聽名字像故宮里的產物),它可以評估和分析駕駛者的駕駛行為、預約信息、交通信息、天氣狀況、睡眠質量、身體活力等數(shù)據,然后通過 Fit&Healthy 給駕駛者建立一個全天候的健康生態(tài)系統(tǒng)。
再比如,這輛車里還有一個「和氣」模式,它可以把香氛、按摩、氛圍燈、負離子發(fā)生器和氣候控制等功能相結合,然后通過聲音、圖形等方式在車里營造出來非常「東方」的那種氛圍。
CES 本來應該是各種黑科技的聚集地,不過奔馳這次實際上是在從「車內舒適性」的智能化角度考慮問題。這也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一種趨勢:在未來,大家對于車輛機械層面的關注可能會越來越少,轉而更關注和汽車有關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在車里究竟可以干什么?車子能給我?guī)碓鯓拥沫h(huán)境感受?
看起來有點牽強?但是我估計以后會有越來越多帶有這種思維的概念車出現(xiàn)。
其實說白了,如果把未來汽車當做「移動空間」而不僅僅是「交通工具」來看待,你可能就能理解奔馳的邏輯了。而促成這種立場轉變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就是自動駕駛。
道理很簡單:當路上的車子都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我們在車內場景里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騰出了雙手雙腳和腦子,在車里不干點兒什么,好像都對不起自己的時間。
不管你覺得奔馳這次的做法是荒誕還是 NB,事實是,以后我們在車里可干的事情是越來越多了。
(說到 CES Asia,GeekCar 的小伙伴也會在上?,F(xiàn)場給大家?guī)韴D文報道以及視頻直播,敬請關注)
開特斯拉長途旅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90后援藏電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為北汽新能源EX3
段建軍:拆掉科技的高墻,戴姆勒的創(chuàng)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