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專訪博世 AI 老大的文章中《先忘記吳恩達,我們和博世 AI 部門老大聊了聊汽車供應商怎么做人工智能》,我們提到了博世要打造的生態(tài)。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生態(tài)世界是什么樣。想要說明白這件事,首先你要知道我在德國參加的這個 Bosch Connected World (以下簡稱 BCW) 是什么。
BCW 是博世舉辦的以物聯(lián)網為主題的行業(yè)大會。自 2014 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過多屆。在這個大會上,博世會以 IoT(Internet of Things)為主線,將自己的業(yè)務集中起來進行展示。
提起博世,或許你會像我哥們兒一樣,以為他們是賣冰箱、洗衣機和鉆頭的,也或許你會像汽車圈的大部分人一樣,把他們定義為汽車行業(yè)的一級供應商。但是實際上,他們業(yè)務所涉及的領域遍布工業(yè)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光在今年柏林 BCW 2017 大會上展示的領域就包括:汽車、出行、云服務、農業(yè)、交互、供應鏈、傳感器、芯片以及工業(yè)制造等等。
在之前 100 多年的發(fā)展歷史當中,博世一直是以工業(yè)及制造著稱。而 BCW 的舉辦則代表著博世這個善于「造物」的公司,向著互聯(lián)化和服務化的方向去轉變。今年大會的開場演講中,博世的 CEO Dr. Volkmar Denner 發(fā)布了博世的互聯(lián)戰(zhàn)略:傳感器(Sensors)+ 軟件(Software)+ 服務(Services)。
簡單來說就是,在博世造的「物」上面加上感知設備,能夠使其收集到數據。之后數據將會被傳到博世的云端(Bosch IoT Cloud),通過軟件的運算和優(yōu)化,最終形成相應的服務。而在這套互聯(lián)戰(zhàn)略的基礎之上,Dr. Volkmar 進一步提出了 4 個關鍵的技術方向:
1. 霧計算和云計算(Fog Computing and Cloud Computing):云端的計算能力大家應該都理解,但是隨著設備的增多,只讓云端負擔全部設備的數據傳輸及計算是不現實的。因此在網絡邊緣的設備中(例如路由器),也需具備數據處理及計算能力,這樣云端的壓力就將得到分解。
2. 物聯(lián)網絡(IoT Network):指的是互聯(lián)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連接速度的優(yōu)化。
3. 區(qū)塊鏈(Blockchain):這個技術起源于比特幣,它的本質作用是一個可以覆蓋所有交易者的總帳本,這個總帳本會實時記錄任何一筆比特幣交易,并且會存儲于網絡中的所有終端(例如,A 與 B 的交易記錄,會自動同步并存儲到網絡上所有交易終端的賬本當中)。這樣的話一個去中心化和去監(jiān)管化的合約信用體系就誕生了。
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的作用就不用多說了,任何現在需要人工操作的工具,在有 AI 的輔助之后都將變得更加智能,也更加好用。和 NVIDIA 聯(lián)合發(fā)布 AI 車載電腦已經足夠證明其對 AI 的重視。
很多人會有疑惑:車聯(lián)網產品和服務的最終用戶使用場景是什么樣?在 BCW 上博世就展示了幾個這樣的場景:
1. 自動駕駛:出行生態(tài)里沒自動駕駛還好意思出來見人嗎?所以這是必須的。在 AI 的驅動下,用戶可以在人工和手動駕駛之間切換。
2. LBS 及用戶偏好記錄:例如你今天有計劃要去超市購物,那么車機就會在你的下班路程中自動推薦附近你所喜歡去的超市,并在用戶確認目的地后切入導航模式。
3. Community-Based Parking:到達目的地后,就需要找地方停車。Community-Based Parking 這項技術就是運用所有車輛上的博世傳感器去幫助大家找停車位。任何支持這項技術的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都會通過傳感器識別周邊環(huán)境中的停車位,并將位置實時上傳到云端。此后云端將把這些目前空著的停車位再指派給附近有需要的車輛。
4. 智能家居互聯(lián):到達超市,并停好車后,你需要知道去超市里都要買些什么。此時車機會調動你家中博世冰箱內的攝像頭,告訴你冰箱里現在都有什么。由此來幫助你決定購物清單。
光上面這幾項,我已經被「生態(tài)」一臉了,不過這還不是全部,博世把他的售后服務業(yè)務以及供應鏈業(yè)務也并入了進來:
5. 車輛故障預警:車輛中的某些故障是可以通過車載的傳感器進行提前預判的,比如說蓄電池快要沒有電了。這個預判會通過車機提前反饋給用戶,確保用戶能夠做好提前的規(guī)劃。
6. 維修站互聯(lián):在車輛獲得故障預警之后,用戶將會收到提示,是否搜索常用路線中的維修站(當然演示當中的維修站也是博世的…)。在用戶選擇維修站之后,維修故障所需要的備件(例如一個新的蓄電池)就會在云端的指令下直接從倉庫或工廠通過供應鏈送到用戶選擇的維修站,整個運輸流程,用戶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設備監(jiān)測到狀態(tài)以及預計到貨時間。系統(tǒng)也會根據到貨時間向用戶推薦最終去到維修站的時間。
這一系列場景體驗下來,我真的以為自己是置身在一個互聯(lián)網發(fā)布會當中了。但是看到周圍清一色的西裝,又把我拉回到了汽車行業(yè)。其實仔細想來,不管是汽車企業(yè),還是互聯(lián)網公司,大家最終對物聯(lián)網下中出行場景的規(guī)劃都是大同小異的。有區(qū)別的只不過是先有「物」再有「網」,還是先有」網」再有「物」。
看到上面這張圖,你就會發(fā)現:搭平臺,重布局這樣的生態(tài)式戰(zhàn)略,其實并不是互聯(lián)網公司的專利。博世這樣的以實業(yè)發(fā)家的公司,講起生態(tài)來也是毫不示弱。
就像電影猜火車里,Diane 和 Mark 說的那句經典臺詞:The World is Changing. 思維的轉變已滲透到任何行業(yè)的理念當中。我相信如果博世把上面這套戰(zhàn)略包裝成一個好的 BP 放到互聯(lián)網圈,融他個幾輪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吧。
想起博世作為一個百年老店,居然至今都還沒有上市,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上一篇:吉利撤回寶騰股權收購提議;銀隆電動皮卡得到曝光 下一篇:關于我們開特斯拉長途旅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選擇智能汽車,請務必看下這些指數是否合格
90后援藏電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為北汽新能源EX3
段建軍:拆掉科技的高墻,戴姆勒的創(chuàng)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