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車云網
眾所周知,廣聯賽訊作為一家車聯網服務運營商,一位車聯網數據的烹飪者和運營者,近幾年在國內后裝市場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成功幫助4S店等渠道實現了用戶的導流和變現。如今,這家公司悄然成立前裝事業(yè)部,試圖將業(yè)務從后裝延伸到前裝,幫助車企實現車聯網數據變現。
那么,廣聯賽訊進入車企前裝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商業(yè)邏輯能不能走通?其后裝的成功經驗和運營邏輯能否在前裝實現復制?等等。帶著這些問題,車云近日與廣聯賽訊CEO趙展進行了一次深入溝通。
廣聯賽訊CEO趙展
1、成熟的后裝邏輯
2012年起步之初,廣聯賽訊選擇率先以后裝的路徑切入車聯網,因為彼時后裝能夠快速發(fā)展用戶、能夠保持獨立運營、且便于實現包括金融、保險等衍生業(yè)務的提煉。經過5年的發(fā)展,如今的廣聯賽訊公司規(guī)模已達400人以上,通過車聯網產品實現了250萬的用戶覆蓋,且與近4000家4S店達成了深度合作關系。
具體商業(yè)邏輯方面,此前車云也有過相關報道,簡單來說,廣聯賽訊通過旗下嘀嘀虎車聯網服務產品實現了導航、電話、語音、安防、娛樂等功能,并通過與路暢、飛歌等后裝硬件供應商的合作,將嘀嘀虎車聯網服務搭載在大屏智能車機,智能后視鏡等硬件中,廣聯賽訊通過服務獲取用戶,運營用戶數據,為4S店實現導流,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
在趙展看來,未來車機上的應用和服務不應求多,而應求精,核心車載應用的主要作用也并不是直接收費,而是作為用戶入口,保持用戶在網。當用戶習慣在車機或智能后視鏡上使用導航、電話、音樂等服務后,結合極致的數據挖掘,就能產生商業(yè)價值。舉兩個例子:
靜態(tài)數據而言,4S店可以通過廣聯賽訊車載硬件讀取的車輛數據與駕駛行為數據,與在其店面買車的用戶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連接,并按需為其推送保養(yǎng)、保險、二手車、金融等服務,促進用戶的回流與變現;
動態(tài)數據而言,例如車主近期常導航電影院說明其最近看電影及相關娛樂的意愿比較強,車主最近常去銀行和樓盤,是不是很可能存在貸款的需求,這些對于相關公司的精準營銷價值很大。
在廣聯賽訊的數據運營邏輯中,可變現的數據可以分為三個層級:第一關于汽車全生命周期;第二關于車主用車生活;第三關于未來發(fā)展促進。上述兩個例子分別是第一和第二個層級的典型案例。
總體來看,車主的個人用車行為和個人商業(yè)行為,均具有相當程度的可挖掘和可變現空間。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挖掘這方面數據價值,讓車主與相關的服務方聯系更緊密,廣聯賽訊正試圖將過往車聯網服務中常出現的信息流向交易流過渡。
以保養(yǎng)提醒為例,在與4S店和改裝店等渠道合作過程中,為了幫助其完成客戶導流,廣聯賽訊的產品已經不僅僅是在合適的時間提醒車主該保養(yǎng)了,而是直接返券、發(fā)紅包,車主可以直接在車機上完成支付并享受優(yōu)惠。此外,廣聯賽訊還在交易中增加了分期和打包的概念,例如“首付99元+分期24個月”把智能車機帶回家,并在期間贈送4次4S店保養(yǎng)套餐。這些模式一方面促進了4S店車機和后視鏡的銷售并為其導流,一方面也增加了廣聯賽訊本身的總用戶數積累,一舉多得。
2、邏輯向前裝移植
在經過多年的摸索與積累后,廣聯賽訊正試圖將其在后裝領域的產品理念和運營模型向前裝市場導入,并已于去年下半年成立了前裝事業(yè)部,開始與部分車企進行接觸。
一個好的現象是,相比此前來說,近幾年業(yè)內對車聯網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聯網,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搭建車聯網平臺,這些“基礎設施”均是廣聯賽訊實現其數據服務的基礎。
因此,廣聯賽訊目前需要回答的幾個核心問題在于,第一、如何能夠幫助車企將車聯網數據變現?第二、平臺技術是否足夠支撐車企的需求?第三、如何讓車企將數據進行開放?
趙展逐一給出了回答,在他看來:
技術層面:廣聯賽訊在后裝市場已經累積了250萬用戶,用戶的增長過程即是平臺技術的累積過程,因此從技術角度看,廣聯賽訊已經能夠滿足車企對平臺的各項需求。
數據層面:廣聯賽訊并不占有數據,而是作為一個外圍數據加工商,為車企烹飪數據,而后倒回給車企,后者在結合內部資源進行打包,形成落地的產品給到消費者,因此車企沒有理由不開放。
變現層面:變現主要通過基礎服務運營和增值服務運營,車企對后者的興趣度更高,而廣聯賽訊在后裝領域的實踐中,已經證明了例如車聯網+維保、車聯網+保險、車聯網+二手車、車聯網+車主生活等導流和價值衍生的可能性。
在整體的合作戰(zhàn)略方面,廣聯賽訊希望高舉高打,在其目前接觸的潛在客戶中,合資品牌居多。趙展表示,目前的情況來看,合資品牌對于車聯網平臺的整體建構意愿更強,對數據價值的挖掘意愿也更強,甚至在未來會對數據加工服務商進行單獨招標。
趙展深知,前裝的時間周期較長,復雜性也較高,他希望能通過2017年的接觸和交流,讓廣聯賽訊的理念逐漸被車企接受——車聯網數據是有價值的,即之于車企,又之于經銷商,因此不應被埋沒。從現階段的接觸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車企已經開始有了態(tài)度,甚至有了行動,不再是起初的漠不關心。2017年,會是前裝車聯網數據運營發(fā)展過程中,承上啟下的一年。
《對話》王傳福:新能源高速增長的列車不會放慢
2019CES Asia | 愛馳蔡建軍:不以用戶為中心的車企就是耍流氓
90后援藏電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為北汽新能源EX3